藝術介入空間

2010鄂王社區「藝術介入空間」計畫

 

 

 

鄂王社區生活環境「加減作」計畫


2010宜蘭市鄂王社區藝術介入空間計畫成果發表

活動時間:2010年12月25日 周六 上午10:30

活動地點:鄂王社區潘宅廣場 宜蘭市舊城西路光大巷8號

(如遇雨天,改楊士芳紀念林園  宜蘭市舊城西路66號)

主辦單位: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協辦單位:宜蘭縣政府、宜蘭市公所、台電公司

執行單位:宜蘭縣宜蘭市鄂王社區發展協會

聯絡人:林銘信理事長  電話:0919903957  03-9314488

E-mail:awc0900@yahoo.com.tw 部落格:https://ewang2009.wordpress.com

鄂王社區位於宜蘭市舊城區的西門一帶,居「蘭城新月」與「宜蘭河濱公園」之間為歷史文化廊帶,因屬舊齡社區,歷經不同時代而有空間疊層的樣貌,部分樸素雅緻、部份粗俗荒廢…。有鑑於此,本藝術計畫決定以審慎「加法」與細緻「減法」為環境操作原則,重點在透過低調的整理與還原手法,建立其應有的空間面容與創作語彙。

鄂王社區歷經連續二年「藝術介入空間」計畫的社區藝術再造,第一年以文史導覽手法雕琢百米藝術圍牆;今年則以環境倫理與空間美學的原則,串聯社區文化空間動線,重塑在地紋理面容與環境參與的自我認同。其中包含:

(一)潘宅古井周圍景觀:建於清嘉慶年間已二百年歷史的潘宅古井,是國內罕存的活水井體,為昭應宮第一代匠師所鑿建,後匠師聚居於此並帶動工藝產業的繁榮,經2007年社區的搶救行動及此次環境美化,成為重要社區文化景點。

(二)潘宅聚落整理美化:已ㄧ百四十年歷史建於清光緒年間的潘宅古厝,係昭應宮第二代匠師完成,是舊城區屋體保存完整之民間歷史建築,然年久老化,鐵皮凌亂,本次予以整理美化,恢復其應有的空間面容。值得一提是,遭竊多年的木製老門也藉此機會予以復原,在社區傳為佳話。

(三)光大巷後段藝術鋪面:光大巷後段昔稱「後尾巷」,乃宅落後方之意,為本社區通往宜蘭河及西門溝(西門路)之民間步道,充滿聚落舊時記憶。2010年底藉藝術介入空間計畫予以美化,透過藝術家與多位社區匠師合力完成,作為舊城區與宜蘭河濱公園之串連廊道。

本社區傳統匠師聚多,手工細巧,蓄積優良的工藝成就,此次結合在地藝師與藝術家及社區居民通力合作,一同創造優美的空間環境;期間社區藉此計畫帶動多次環境整潔與空間美化活動,社區居民熱誠參與,「創造美適性的生活環境」成為鄂王社區的全民運動,達到環境參與和生活美學的高度認同,也看到了社區居民珍視傳統空間的具體行動,在現今全球化的物質浪費與空間消費的課題下補充了民間所煥發難得的自信與例證。

這個slideshow需要JavaScript。


 

鄂王社區位於宜蘭市舊城區的西門一帶,居「蘭城新月」與「宜蘭河濱公園」之間為歷史文化廊帶,因屬舊齡社區,歷經不同時代而有空間疊層的樣貌,部分樸素雅緻、部份粗俗荒廢…。有鑑於此,本藝術計畫決定以審慎「加法」與細緻「減法」為環境操作原則,重點在透過低調的整理與還原手法,建立其應有的空間面容與創作語彙。

而本社區傳統匠師聚多,手工細巧,蓄積優良的工藝成就,此次結合在地藝師與藝術家及社區居民通力合作,一同創造優美的空間環境,達到環境參與和生活美學的高度認同。

一、計畫內容:

(一)潘宅古井周圍景觀

(二)潘宅聚落屋瓦整理美化

(三)光大巷後段藝術鋪面

二、計畫特色:

(一)社區空間線徑的藝術性連結

(二)舊齡社區審慎「加法」與細緻「減法」的空間操作:

(三)傳統藝師、社區居民與藝術家的協力合作:

(四)社區空間美學的再造與建築環境倫理的尊重:

(五)在地生活美學的提升與環境教育的重現:

藝術在社區空間與歷史行徑的軸線建構:(文:黃瑞茂  淡江大學建築系教授)

從城市空間來看,由楊士芳紀念園區出發,穿過鄂王社區內部巷弄位,進到宜蘭社福館中庭,上西堤橋到宜蘭河。這是宜蘭過去幾年城市空間改造重要的軸線空間之一。去年「藝術介入社區」在台電圍牆上的作品的設置討論中,則是逐漸將另一條社區路徑的軸線指認出來。這一條經過時間所累積的路徑像樹枝狀一樣,是居民日常的生活路徑與生活活動進行的所在。

今年的「藝術介入社區」將藉由串連的路徑讓社區居民、藝師和藝術家進行深刻互動,進而創作具有特定場域精神的公共藝術。作品著重於以「藝術性」創造的精神,以及「公共性」目標,進行相關藝術創作工作,也期望藉此讓藝術作品可以與社區達成相互了解與共同創造。

操作流程

首先,進行社區訪談與空間調查,藉由大圖討論方式,邀請進駐的藝術家與社區一起來參與。「社區地圖」建構同時是一種社區經理策略,可以結合地區環境改造運動所展開的空間網絡,以具體的空間中歷史文化經驗來宣染生活的累積,進一步縫合地域文化的經驗。

其次,以「低調修景不干擾社區所累積的風貌環境」作為空間整理改善的定調。因此工作主要以路徑指認為主軸,同時產生可以提案的地點。互相可以是獨立也可以是串聯,就像是真實的生活世界一樣,系統可以是明顯的,也可能是隱晦的。整體上以回應社區已經逐漸發展的「公共穿越軸」與「社區路徑軸」二條路徑的內容。

第三,在前一階段所建構的社區空間系統中,進行藝術行動的提案與討論,確認各個提案點的內容與操作可能性。這一部分將是以社區經驗為主體,藝術家的提案在於對話的可能,未來在生活空間中的展演。我們將這樣的提案,是一種城市空間經驗的恢復,藉由地點營造的建構,以經驗城市空間中的故事,包括做為地點故事敘述的空間背景塑造。

第四,在這個過程強調對話,主要作為永續發展的開始,社區居民與藝師在參與過程中,得以重新審思社區生活空間的潛力,從公共領域的轉變經驗中,將可以回饋於原本生活者的心的想像的可能。

在鄂王社區所累積的經驗上,社區與藝師已經初步具有與藝術家一起工作的經驗,新一年的計畫的關鍵在於將藝術創作移到真的空間場域中,這些場域不像前一年的圍牆上的作品,是在一個主要的空間中。而是在日常的生活空間中,那些習慣的經驗將被挑戰,而「藝術介入社區」得更深一層意義也從這裡開始。

2009鄂王社區「藝術介入空間」全紀錄
關於「藝術介入空間」和「西鄉情藝」


文建會於97年正式推動「台灣生活美學運動」,其中「藝術介入空間」是第一 個正式啟動的計畫,藉此希望創造藝術與社區合作的機會,提升視覺環境的生活美學與拓展藝文環境,培養公民與環境素質的養成,增進藝文活動於與生活的結合,將「美」的實踐落實在每一個公共性與自覺性的領域中「鄂王社區」位於宜蘭市舊時西門所在,傳統藝師雲集,以前宜蘭多位重量級的「頭師」皆出自於該地。唯現在市場的改變,此傳統工藝舞台沒落,社區少數匠師依然苦力經營,勉傳薪火,有鑑於此,社區協會這幾年來也就針對傳統工藝的特色上多所營造,目的在恢復自己的歷史記憶,重建社區文化的核心價值。此次「西鄉情藝」藝術計畫在全國六十多個團體激烈競爭下,脫潁而出,獲得文建會的全額補助與肯定,也為社區居民帶來相當的鼓勵與活力。

有趣的是,此次提案的主要幹部,理事長林銘信與藝術家陳世強分別為該社區舊時「大木」和「小木」師父的後代,一武一文,所提「西鄉情藝」藝術計畫也結合了當地傳統藝師群與多位年輕藝術家,共同創作,並獲得社區內台電公司提供百米長的光大巷圍牆空間,分為各項在地歷史主題,運用多種藝術創作手法,協力創造具地方特色的環境景觀,在社區營造上實為難得的「夢幻組合」。

西鄉情藝 – 2009藝術介入空間 鄂王社區 全紀錄

2009「西鄉情藝」鄂王社區藝術介入空間計劃

鄂王社區-藝術介入空間2009  (完成照)


——————————————————————————————————

鄂王社區_藝術介入社區  2009(期中)

——————————————————————————————————

2009(期初)

2009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辦理「藝術介入空間」計畫

「西鄉情藝」-宜蘭市鄂王社區文化空間藝術計畫

072

一、計畫緣起:社區的歷史背景及其脈絡:

宜蘭市鄂王社區位於宜蘭河東岸,舊時是西門的所在,傳統產業和匠師很多。

它並非宜蘭市的政治經濟中心,而是城市的外圍,像台北的新莊、三重一樣,提

供城市的勞力供給。這裡曾經有「城內」「城外」之分,可以看出其區域落差的

區別,本社區位於城市的邊緣,它的勞力、技術、產業棲附於此,是為了服務這

個城市的中心,西門以前在交通和聚落上即是如此。這社區聚落的兩個重要因素

,一個是宜蘭河的重要分支運河—「西門溝」,另一個是「昭應宮」。現在舊城

西路在清朝時是舊城牆位置所在,日本時代都市改正,拆城牆成為護城溝。宜蘭

河以前在此有「西門溝」分入,古時交通以水路航運為主,外地、頭城的貨物經

「堰空頭」運到這裡,在西關廟前集結起來進入到宜蘭市區,水運的經過帶動早

期西門一帶的繁榮。然而後來水運沒落掩塞,便乾脆鋪蓋起來變成現在的西門路。

舊時宜蘭市的生活和信仰中心是昭應宮(媽祖廟),本社區舊時工匠很多,都是因昭應宮建廟時聚集而來的,後來其他廟宇陸續興建,發展出傳統工藝的技術和勞需求,現在還留有部分的傳統工匠和行業在此,都跟民間信仰有關。鄂王社區發展協會於民國九十二年十二月七日正式成立,有鑒於傳統文化逐漸流失,本社區協會為恢復社區共同記憶,凝聚居民情感,即積極開辦各類社區總體營造相關工作,包含社區會議、文史調查、耆老訪()談、繪製社區歷史圖像、環境美化、人文及慶典活動…等,目的建立社區紋理環境形式及發展永續性的社區發展的內容基礎。

 

二、計畫目標

042

(一)、還原本社區在宜蘭市區域發展史之紋理脈絡:

1.本社區在宜蘭歷史上水路航運位置點的重要性:宜蘭市鄂王社區位於宜蘭河(舊稱西勢大溪)東岸,古時其支流航渠「西門溝」經「堰空頭」至大眾爺廟,貨運船隻頻繁,為宜蘭市西門一帶重要的運輸航線。

 

2.本社區在宜蘭歷史上區域經濟位置點的重要性:清朝宜蘭設東、西、南、北門,日治時期實施市區改正,西門為主要的民間聚落之一,重要廟宇環聚,各式傳統商業市集、工匠眾多,民間活動頻仍。

3.社區歷史紋理與空間環境美學再造:本計畫依社區會議、耆老座談、藝術家與傳統藝師共同參與…等工作內容,透過具體的空間形塑,建立本社區之經濟、水文、環境、生活等不同之歷史主題,合民眾教育、共同參與、環境營造,重建居民共同記憶與生活環境價值。

 

 

 

(二)、社區作為「南門計畫園區」與「宜蘭河濱公園」串連空間之文化廊道:

012

1.宜蘭市「南門計畫」路徑位置點的重要性:因縣府南遷,民78年起實施南門計畫,從宜蘭火車站、沿舊城南、西路、穿經光大巷、達至宜蘭河畔,稱「蘭城新月」,其間歷史空間串連、步道美化,形成新的人文遊憩空間,而本社區為南門園區轉進河濱公園之重要民間巷道,近年來參觀民眾日增宜加強社區空間內涵,提升民眾文化識取價值

2.社區情境與公共空間的有效串聯:本社區誠屬舊齡社區,從建物及巷弄外觀均可看出其民間聚落盛衰的改變情形,作為「南門計畫園區」與「宜蘭河濱公園」之兩大縣政建設間,技術性地融合本社區之歷史樣貌,正面顯現本社區在古今時空架構上的認知與情境。

022

三、計畫內容:

(一)實施地點與範圍:宜蘭市舊城西路電力公司光大巷圍牆。

(二) 設置內容、規劃方向與執行方式:

1.設置內容:

(1).「西鄉情藝」—入口意像 …位置:光大巷入口、電力公司圍牆A段

(2).「西鄉巡禮」—社區木雕地圖與社區簡介 …位置:電力公司圍牆B段

(3).「西鄉憶往」—社區歷史發展年表 ………位置:電力公司圍牆C段

(4).「西鄉盛事」—社區舊景圖磚雕壁畫 …位置:電力公司圍牆D段、潘宅廣場

(5).「行行出狀元」—石刻社區百工圖 …位置:電力公司圍牆E段

(6).「親情所在」—民眾參與集體創作 …位置:電力公司圍牆F段

(7).「蘭渡船歌」—宜蘭水文河運圖…位置:電力公司圍牆G段、原西門溝旁

(8).「相招來去」—社區動線指示牌  … 位置:社區巷弄各主要入口處

 

「西鄉情藝」—宜蘭市鄂王社區的傳藝經驗 2007.6
陳世強 彰師大美術系副教授

一、前言:

在鄂王社區,其實我只是一個很單純回家的小孩。我很怕在自己住的地方做營造,回家就是回家,把自己消失在故里中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自家門口不管出現「社區營造」、「交通安全」或「反共抗俄」的標語同樣都會讓我不禁毛骨悚然。「回家」還是一件窩心的事,那邊的人都叫我「弟仔、弟仔」,我覺得這角色是最自在的,不管你在外頭是個教員、老闆或是匪徒……,在他們眼裡,你永遠是在那裡的弟仔。我的領域是美術,因為以前曾在地方的縣史館待過,約略了解整理地方史的面向和模式,而「宜蘭市鄂王社區」是個都市型老舊社區,傳統匠師很多,剛好又是自己的老家,所以操作起來比較順手。現在看起來這是一個結合「傳統工藝」、「歷史」與「藝術」的社造計畫,但坦白說,剛開始並沒有想那麼多,我跟這裡其他出外工作、單純回家的年輕人一樣,宜蘭腔「回家」台語叫「轉去」,現在真的變成「轉去作社區」了。

現任社區理事長叫林銘信,也是鄂王里里長,對基層事務非常熟練,噓寒問暖,辦了不少常態性活動,不管再忙再煩,總是笑臉迎人,社區如果辦耶誕晚會的話,最適合扮耶誕老人的非他莫屬。我剛開始對社造是退卻的、加上幾位藝文朋友相繼在社區的陣亡,也就慢慢地習慣於常民自行消長繁蕪的樣態。林銘信理事長很有耐心,在社區培養出很好的基礎,很多社區耆老也因為對他的信任和誠意而願意挺力相助。對我來說,他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很尊重藝術和社造的理念,所以我隨後的藝術計畫也就相形得心應手,所以「西鄉盛事」及後來的相繼計畫也就點、線、面地循著社區紋理慢慢地推展開來。

記得以前和一位劇場人聊天中談到,社造就像「談戀愛」,只有一方面「單戀」是很痛苦的,只有你愛她、或她愛你都不夠。不過他忘了想到一點,戀愛還可以用「追」的,所以社造可以選擇「兩廂情願」、也可以選擇「愛情長跑」,現在終於可以體會社造之最高境界——「永續發展」要的「長長久久」實在真不容易。 

二、社區的歷史背景及其脈絡

宜蘭市鄂王社區位於宜蘭河東岸,舊時是西門的所在,傳統產業和匠師很多。它並不是宜蘭市的政治、經濟中心,而是城市的外圍,所以很像台北的新莊、三重一樣,提供城市的勞力供給。這裡曾經有「城內」「城外」之分,可以看出其區域落差的區別,社區位於城市的邊緣,它的勞力、技術、產業棲附於此,是為了服務這個城市的中心,西門以前在交通和聚落上即是如此。

構成這社區聚落的兩個重要因素,一個是宜蘭河的重要分支運河—「西門溝」,另一個是「昭應宮」。這邊有一張社區舊時地景想像圖,環狀道路現在叫舊城西路,清朝時是城牆位置所在。圖中呈現的是日本時代的場景,聚落完成的階段,日本時代都市改正,拆城門、城牆,後來變成護城溝。宜蘭河以前在此有「西門溝」分入,古時交通以水路航運為主,外地、頭城的貨物經「堰空頭」運到這裡,在西關廟前集結起來進入到宜蘭市區,水運的經過帶動早期西門一帶的繁榮。然而後來水運沒落掩塞,後來便乾脆鋪蓋起來變成現在的西門路。

舊時宜蘭市的生活和信仰中心是昭應宮,就是宜蘭市的媽祖廟,因為地勢最高,以前宜蘭河氾濫,,因為以前沒有堤防,災民都會跑到媽祖廟去避難。這個社區舊時工匠很多,都是因昭應宮建廟時聚集而來的,後來其他廟宇陸續興建,發展出傳統工藝的技術和勞力需求,現在還留有部分的傳統工匠和行業在此,都跟民間信仰有關。

因為自己也是在這個社區長大的,我家三代也都是木匠,母親那邊也是藝師。這裡以前都是木匠工廠,大木、小木、車子仔…(台語)很多,經過都可以聞到檜木的香味。另外這裡食品業也很多,製餅、做麵、麻糬、壽司…都有。但後來產業型態改變,技術逐漸流失,轉行的轉行,有的長輩沒機會交給後代,大都失傳,買賣也逐漸取代了製作。透過耆老訪談,知道社區內以前有很都傳統行業,依據特徵我們畫了數十張群相(百工圖),其實這些百工技藝,從現在的角度看,它變成一種可以永續發展的可能。整理社區史的工作變的很重要,耆老座談、訪談、老照片的收集…,去年整理社區史時又發現其工藝史的特點,於是今年又著手整理工藝史,越整理越細,工作量也變的龐大,其發展脈絡也越來用清楚,每種傳統行業都是很珍貴的紀錄。

整理社區史除了建立有效的文字資料外,更重要的是藉此如何讓老人家和後代重新發現自己,肯定並認同這個社區的存在價值。因為是老化社區,年輕人口幾乎都外流了,這段歷史其實他們都知道,往事回憶歷歷在目,所以在採訪紀錄時大家都殷切地傾曩相授,把它整理成正式的文獻,我們可以從它居民組成的原因跟它交通的開始,看出它與都市核心的生產關係。所以營造初期就是要把這個脈絡抓出來,進而發覺它生活和歷史的核心價值,接下來就差不多知道要怎麼去操作後續的部分了。

三、藝術工作者與社區營造者的角色:

坦白講我骨子裡真正想實現的還是純藝術的追求,但同樣的也厭倦藝壇長期來相濡以沫的情形。每當面對社會議題的展演型態在操作時就相形要謹慎一些,不管藝術的存在成分多寡與否,當決定要介入的那一剎那,社會已成為作品形式與內容的一部分,這是避免不掉的。現在這樣的展覽例子很多,在社區的落實程度也有不一樣的反應,當然這包含藝術界的反應和社區的反應,成效當然也視每場遇合的條件而有不同反應,如果後者基礎不錯的話,前者也是很好的方式,這要考慮人、事、時、地物的整體條件,不同的條件或階段對藝術的模式選擇也會不同。既然要進入社區,就應該以社區的角度出發,否則跟其他空白空間有何差別?我們當然可以不用期待社區對陌生藝術家產生完全的理解和認同,但也不能單面把社區作為「置入型」創作的消費對象,變成另一種「異國情調」,所以雙方彼此的善意溝通、了解、互動與合作也變的相形重要。

我的領域實際上是的繪畫,921地震後開始接觸社區和社會型的議題,當時也曾參與了陳明財在鹿谷及舒詩偉在石岡的案子,一路走來,驀然回首,我的作品和行徑卻也一直與社會議題脫離不了關係,藝術在這裡是一種「內涵」或「媒介」,也不介意某些階段上它成為一種「工具」。當你回在自己工作室時,你是感覺到創作的單純性,但如果你切身融入這些環境時,你很容易察覺土地、人和歷史的力量,在這場域下,藝術很快會被融化為一種「養分」或「作為」,很難成為一種「品牌」。我比較不再去想「藝術是甚麼?」這樣的問題,反而會去思考「甚麼時候是藝術?」,久而久之,這也就成為我的一種創作價值和態度。

以目前在宜蘭市鄂王社區「西鄉盛事」的帶狀計畫為例,是明顯「以社區主體為營造」的案子,藝術在這裡是一種「媒介」,當然範疇也包含了歷史、環境、工藝、產業…等面向,只是用藝術去串聯組織起來,人的機緣很重要,換個角度看,不外是一個讀書人回自己老家作社造,而這個人剛好是學藝術而已。所以有時候藝術的成分跟功能,當它要落實的時候應該是什麼樣的角色?每個社區要發展的目標跟它的基礎都不一樣,所以藝術家在社區要化身為什麼樣的角色就變的須彈性一些。

我認為,現在藝術進入社區的可能性與條件已成熟許多,已非十年前當代藝術剛走入民間時那般艱辛,成熟的原因也不只是藝術家,社區也是如此,逐漸不會以二元化的角度去看待,這主要的原因是社區組織制度的逐漸落實、與接觸藝術的機會增加有關。不過另方面值得反省的事,目前社區所獲得的社會條件逐漸增加,而藝術家所獲得的條件卻是否相對成熟?當然這不只是局限在資源的面向而已,當藝術家將〝進入社區〞視為一種實踐課題時,社區是否也能將〝進入藝術〞視為一種開放的態度,進而融合成一種共有的語言與認識;否則藝術家將只能如苦行僧般,只能表面地從事些〝服務性〞或〝美化性〞的角色而已,公民美學也將單薄地侷限在〝有社區〞或〝有藝術〞的表象罷了。這是更進一步的課題,我覺得這種人性的啟發與對話的延結是更大的藝術,雙方都是,衷心期待。

四、進入社區的基礎條件:

藝術進入社區?當然諸位都會謙虛地說「藝術要先去了解社區」,然後慢漫地「社區也就了解藝術」,了解只是初步的工作,相識不等同於共識,能不能成功還不一定,還須要進一步的判斷和條件,強求不來。不管進入社區的是不是藝術,如果它是一種營造的過程,社區的人有程度上的共同經驗、和部分對在地的熱情,有這兩項社造就容易推動了。這就是為甚麼社造在鄉下比在大城市容易,鄉下人看戲是招呼偕伴地,人手不夠時台下的人還可以上台幫忙;可是都市人看電影是單向的,你從來不會在乎誰坐在旁邊,除非有人把腳伸到你的椅背上。也有人從實務面揶揄社造需要二種人:要「允文」「允武」,也就是說允文就是要懂得「企劃」,講白點就是提計畫;允武就是「真會武(台語)」,意思就是會帶動人氣。這講文雅點就是「理念」與「實踐」,藝術的說法即便是「內容」與「形式」。我想不管是不是藝術進入社區,任何一種事業,想做好任何一件事的基本條件似乎都得如此。

以鄂王社區來說,社區提供了很好的基礎,有一群熱心公益的人。比如說,社區每個月定期的掃街大掃除,我本來以為只是做個樣子,結果我有一次清晨參加,發現社區攜老扶伴打掃的就有五十多人,這社區才二百多人,這對我這種習慣閉門造車的夜貓子來說是很難想像的。另外在我整理社區史時,召集阿公阿嬤來作耆老座談、訪談、蒐集老照片時,他們很殷切地要告訴你很多東西,很多難得的物品、照片,他們都願意全部拿出來,大家有一種使命感,就是很期待這個社區要被營造。還有是前面提到的,我們社區理事長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也就是我們里長,他已經經營了三年多,已營造出一個很好的基礎和氣氛,沒有他的話,我要推這些藝術的理念也不會如此順利,所以很好奇他剛開始從無到有時是如何耕耘的。現在社區已開始如何永續經營的想像、帶動年輕一代參與、社區紋理的環境景觀、在地價值的社區產業、公民美學、藝術再造…,我想如果沒有前述的民眾基礎,這些也將天馬行空一般。

另外,社區還需要一種自我檢驗的機制,除了現行的社區社區會議和理監事會議外,應該還要有社區自己的「文化政策」,就是社區「要甚麼」、「不要甚麼」,「要告訴自己甚麼」、「要告訴別人甚麼」。所以,如何發掘社區的「核心價值」是很重要的工作,第一階段是整理社區歷史,包含了前述的一些蒐集和整理工作,我把這些歷史記憶畫成圖像、同時呈現以老照片,效果很好,目前我們把這些資料以圖板的方式呈現在電力公司的圍牆上,獲得社區民眾很好的迴響,單調的圍牆變成了文化走廊,這些過去大家都聽聞的鄉野傳奇,當它透過圖像和文字展現出來時,大家才發現自己熟悉的事有多麼重要。

再過來,就是建立一種和整體環境對話的可能,就是「社區議題」,有些社區是生態議題、有些社區是產業…,而我們社區選擇在歷史文化的層面上。比如說之前縣政府規劃的「蘭城新月」景觀動線,從宜蘭火車站→到設治紀念館→酒廠→楊士芳紀念館,到楊士芳紀念館之後穿越了本社區的光大巷→社福大樓→一直到宜蘭河濱公園。這是一個歷史景觀跟建築的廊道,是一個優質的文化空間規劃,大量採用了常民的建築元素,只是可惜的是沒有社區民眾參與的部分,也很少知道有公聽會或是主動融入社區的生活使用機能,在民間一定先有神而後蓋廟,任何一位民間匠師在蓋房子前都會問居民的使用需求,這是一種環境倫理。我想,鄂王社區「西鄉盛事」的營造工作提供了這區塊不足的部分,從蘭城新月到宜蘭河穿過光大巷的這個線的時候,在經過現代化的建築設計之外,應該要還原一下歷史經驗,就是你應該看看我們舊城的民眾、老房子,以及體會底層民眾的生活價值是怎麼樣的,你可以看到百年前匠師蓋的磚仔厝、老人家話桑麻,這裡可以看到很多早期生活的原貌。這是一個「議題」,也是一個「課題」,我認為這東西應該存在。

、手的特質,點的力量:

宜蘭社區營造已經發展十年多,鄂王社區算是成立較晚的,要學習和修正的也將不少。剛開始里長找我時,感到天人交戰,想老家的特質在哪裡?我們以前熟悉的技藝,在宜蘭或台灣,它的象徵點是什麼?藝術在這裡能幹嘛?社區的阿公阿嬤又怎看待這事?如何尋找它可以營造跟發展的可能。

回想十年前在宜蘭舉行過的「社區博覽會」,曾經走過的社造高潮,我們鄂王社區好像與整個社造政策脫節,置身事外,不過這樣也好,社區本來就應該做自己認為該做的事,沒有趕當時的那股熱潮和資源,反而讓社區自主性更易突顯,也反而看到更多社區人士主動參與的誠摯發想。

宜蘭整體的社區營造成效,在以往社造風潮的助力蛻去之後,這幾年我想正是很好的檢驗期,知道原原本本的實際成果是甚麼?我們要怎樣看待自己,以及用甚麼內涵與人對話,我覺得任何東西都有可能,宜蘭在地特質很特別、很明顯,需要整體的配套規劃。北宜高開通之後,來往更為便捷,最近覺得很可惜,已經營造那麼多年,來宜蘭不應該只有泡溫泉、吃海鮮,宜蘭人到台北也不能只有101,應該可以看到更多有趣細緻的角落,你可以讓外地人來宜蘭發現,人可以怎樣營造的另一種不同的生活價值,這是一種整體的思考。

而另一種思考的框架,就是「點」的力量,每次到一些小地方看到有人仍認真地在做一些認真的事,都會令人感動:一家特別的小店、一盤道地的家常菜、一個手工紮實的藝品…,我想這是一種「點」的力量。

這「點」的力量舉例說,社區裡一個做繡花鞋的先生,名叫楊雲峰,大陳島後裔,隨父母學得縫鞋的好手藝,繡花鞋、皇帝鞋、三寸金蓮…都有,這產業一度沒落使他陷入困境,但他的技藝就靠不斷的轉型生存下來,現在這技藝卻成了一種「客製化」的絕活,最近也有輔導上網販售,頗負盛名,有一定的價位,以一位個體戶來說,能單打獨鬥長期經營下來,實在不容易。這就是一個很難得永續經營成功的例子,社區裏還淺藏著其他不同的百工技藝:做木雕的、花磚、畫廟的、糊紙人、做圈桶、棺木的、石雕、木匠…都有,都是一些很有「手味」的行業。有些還在執業,有的已經老了,有的轉行,但還能做些較小、較精緻的作品,有些是後代曾幫過忙,若經過長輩的再指導,還是可以參與。透過精質化產品的設計,開發種種機會,我想社區在產業永續營造的可能非常樂觀,楊雲峰先生就是很好的模範。

於是我們社區陸續成立工作坊,開發工藝品,也提供藝師公共藝術實質參與的機會,盡量運用傳統工藝與現代生活機能作有效的連結,這些匠師們聽了都很高興,也很支持,大家都躍躍欲試,紛紛提供一些珍貴的訊息,可以感受到大家對這些熟悉的工作的一種自信與投入。我相信〝手工〞的力量是很容易彼此感染的,畢竟自己身體流有工人的血緣,也很容易跟工匠和在一起,工人有工人的社會倫理和語言,就是所謂「工人性格」,那是一種靠手、技藝和勞動換來的價值。我還蠻享受跟工人一起工作的感覺,以前剛接觸社區時還存有一種「波西米亞」式的浪漫嚮往,現在我倒在這裡找到另一種「工人性格」的經驗滿足。

還有一種點的力量是「老者的智慧」,這裡的居民大都年邁逾甲,歲月的洗禮讓他們對環境和晚輩有一種泰然的修養,一種長者的「紳士風度」。他們樂與和你分享他們的技藝和經驗,徐徐和和,雖不曾聽聞何謂社區營造,但也老盼自己的家鄉應該更好,對那些珍貴的回憶總是念念不忘,對傳統價值的流失亦是不捨且不斷耳提面命,他們本身就是很好的材料。

社區有一位歐吉桑,名叫陳水源,以前是畫廟的彩繪師,八十多歲了,難得的是,他有自己手寫的社區史,單憑記憶書寫,圖文並茂:有宜蘭的宗教、政治沿革、百工雜技、建築、民間傳說…,比如說灶或拖板車就有很多種,他都親手畫出來,做成手繪圖鑑,自己影印裝訂發送,非常豐富有趣。我和里長想盡快把他的大作數位化,做為社區重要的資料典藏。

另外一位令人尊敬的長者,名叫林向榮,行事低調,溫文儒雅,白色恐怖時曾在綠島關過,本來從商,後來因機緣感應成為社區廟裡面的文乩。他漢學造詣深厚,在岳飛廟和社區教室講授漢學,全部閩南語發音。他有很多經書和籤詩解,但不迷信執著,把宗教的價值回歸到人文啟發和環境倫理,他有一個理想,就是怎麼樣把宗教透明化,變成一種可以傳播的學術。

這些都是社區裏很珍貴的寶藏,有很多「點」的實質基礎。

社區凝聚的氣氛也是重要的條件,里長幾乎每個禮拜都有很多社區常態性的活動,插花班、舞蹈班…,為社區培養不少向心力。去年夏天我們正式營造一個事件點來作開始-「搶救老古井」活動。社區內有一個百年古井,曾經是大家共同飲水的來源,後來成為丟棄垃圾的坑洞,也就荒廢三十多年了,對居民來說,多少都有一份虧疚之情。活動那幾天是社區很開心的日子,大家一起整理環境,綠化佈置,一起來清古井、挖垃圾,搬了二車,從垃圾裡面你還可以看到這三十年發生什麼事,一個短期的考古就出現了。先是磚頭、木頭,再來有玻璃的酒瓶,後來就是保特瓶了。最令大家興奮的是井水還有流動,當水滲出時,算是給大家最大的鼓勵。

有這個好的開始,我們一系列的營造工作於是陸續展開:社區史、社區工藝史、社區人文景觀、社區工藝坊…。

、結語:

這是一個老舊型的都市社區,藝術這個東西需要循序漸進的營造過程,無法直接或立即的置入,太快的話可能會有兩極化的認知差異,效果不見的好,畢竟是要朝長期的營造。藝術在這裡先是一個媒介,它會不會是一種成果,我倒覺得不一定,社區自然的發展和順勢而為的啟發比較重要,當然,它的過程已融合了藝術的操作,當然以後要再推藝術為主體的活動也就更有可能。慢慢累積經驗,即使有時失敗也無妨,嘗試和修正本來就是過程之一。現階段只是讓它看到一個可能性,藝術在這裡就像農作物的做法一樣,有些社區可以用直接置入的「插枝法」,有些社區可能要用循序漸進的「接枝法」,要看社區的性質和基礎而定。

我想宜蘭市鄂王社區在主題上是提供了一個長期社區營造的例子,出發點是以社區的主體特色為發展角度,對社區的人在參與價值及生活經驗上比較有意義,倒不是完全純藝術的切入模式,在此分享個人的的經驗,作為藝術家選擇長期營造社區的一種參考。

看「公民美學」在宜蘭的藝術視野2007.5.8.
陳世強   彰師大美術系副教授

一、前言

近日來蘇花高的討論與批判不下當時北宜高的焦慮,北宜高速公路全線通車已近一年,對宜蘭的產業、環境、文化、在地經驗所產生的影響也成了現實的例證。在每一段以「時間」換取「空間」的交通建設任務下,皆開啟了另一頁新的區域型態,也轉換其不同的環境觀看視角。我們所熟悉的「宜蘭經驗」,在這場「交通革命」後,城鄉差距的快速縮減,將帶來地方風貌的「普質化」或「特質化」,也考驗了宜蘭人的對其在地價值的堅持與信念。在地社區的地方性將被稀釋或是獲得凸顯的機會呢?而藝文環境的課題與營造,在新的區域(或共域)角色上,也是否能建立一種新的創作視野,在既有有限的條件下尋求有效、深化且活絡的鑑賞機能,形成具區域特色的「公民美學」風貌與價值。

二、外在環境變遷、社區營造與藝文發展的脈絡

台灣第一波的社區政策在60年代開始,政府將社區發展工作分為三大類:基礎工程建設、生產福利建設、精神倫理建設。然而當時政策執行面上偏重硬體,效果不彰,後二者並未具體落實。當時美援時期終止,政府開始感受到地方經營的重要,不過當時台灣正熱衷於高度勞力密集的進口替代工業及快速膨脹的民營中小企業,由於社會生產結構的變動與大量勞力的需求,在這之前風行在民間的各式傳統藝術也隨之大量流失。

隨即70年代台灣國際外交局勢的孤立,第一屆國民教育中學生開始進入了大專院校,新生代知識青年成為社會文化的主要動力,除了處變不驚還得莊敬自強, 搖滾樂與淨化歌曲怎都無法真正進入青年學生的血液裏,雲門舞集於是在此時出現,而流行音樂界蔓延一股清新的民謠風格。而文學表現上最為積極,1977年出現台灣新舊文學論戰,反應社會底層的台灣鄉土寫實文學及注重文化思辯現代主義文學成為二大潮流,黃春明即為成功的作家例子。美術上,當時也走貼近鄉土的“鄉土寫實主義”,不過僅呈現在技法與畫面風格上,當時媒體上最具浸染力的非席德進莫屬,各地方畫會紛紛成立,省展等技藝類比賽成為學院創作者爭相較量的發表管道。如此民間種種創作與匯聚在如此時代背景下,1981年文化建設委員會才於焉誕生,1982年文建會始舉辦首屆文藝季,而台灣首座公立美術館並於次年年底開館。

80年代政治解嚴,90年代冷戰結束,台灣藝術風貌呈現多元化的面貌,各種藝術思潮、形式媒材如雨後春筍般。外在情勢是美國在西太平洋的政治新佈局,相關的亞洲國家軍事强人勢微,反對勢力抬頭,在台灣也掀起了一股強大的本土力量與本土化運動,此時台灣幾位地方政府首長積極投入基礎建設與制度的改善,所謂「宜蘭經驗」即成為其他縣市觀摩的對象。台灣第二波社區運動「社區發展工作綱要」於1991年頒佈,輔導成立具有法人地位之社區發展協會,使社區發展組織和政府主管機關為對等及互動之單位,賦予社區居民更高度的自治、自助能力。第三波則是文建會在1994年由陳其南副主委第一次提出「社區總體營造」的概念與計劃,擬透過文化藝術型式激起居民自主意願,以改造社區生活風貌,同時也提出多項活畫社區文化的具體措施。當時宜蘭在台灣地方文化的努力與績效成為顯學與光環,民調滿意度居高不下,隔年國際童玩節在冬山河親水公園開辦,帶動了國內大型藝術節慶的風潮,為活動包裝地方產業帶來成功的典型。然而長期文化精英的密集動員與大量資源的挹注下,這十年來宜蘭的藝文表現卻呈現貧血與停滯的狀態。

三、公民美學運動

我們常提到「社區營造」是一種「永續經營」的理念,我們也欣然看到文化政策也有銜續性的時代主題與營造脈絡出現,2004年已升為文建會主委的陳其南提出「公民美學運動」。他以18世紀中葉英國為中心的西歐為例,因工業革命所帶來環境與社會惡化嚴重,在進行都市規劃設計過程中逐漸凝聚出來一種追求「美適性」(Amenity)的意識。所謂「文化公民」之形塑。,強調的是公民對於文化意識之自覺性,特別是著重於責任與義務的關係,而不是單方面享受權力。順著此一脈絡,我們可以發現台灣視覺環境污染正需要公民的責任心,藉著將「美」的實踐視為是每一個人應盡的義務,落實在每一個公共與私有的領域中,展現對於環境的尊重。

陳其南接著提到兩個兩個理由與做法:一是「提升視覺環境的生活美學品味」,二是「健全藝文生態」,前者注重公民與環境素質的養成,後者強調藝文活動於與生活的結合,藉著將「美」的實踐視為是每一個人應盡的義務,落實在每一個公共與私有的領域中,展現對於環境的尊重。這樣的理念與當今社會環境與藝文發展十分契合,因為藝術的展現近年來已觸伸到公領域的範疇上,視覺文化的多元網絡也以「跨領域」的形式串連著,藝術行為已不再侷限在單一物件的操作,他可以擺在有空調的美術館、也有可能出現在得曬到太陽的街頭巷尾,美感經驗的價值可以透過藝術家的神來之手,也可以流露在社區阿嬤的談笑話常中,甚至是社會人際與環境倫理的一種啟發。

四、結語

回觀第二段文末提到的早期的傳統藝術,那時藝術的功能是融合在常民生活中,驀然回首,當我們現在如今高舉「公民美學運動」的旗幟時,也隔了快了五十年了,回歸的,竟是同樣的藝術價值。今天再度藉北宜高的議題談此,如果交通建設是一種現代文明指標,覺得半世紀來,我們忙碌追求的可能就是所失去的。近年來宜蘭幾場藝術論壇均提到藝術風氣的「封閉性」,實值得反省的問題是,公民美學的目的展現在社區的文化環境與藝術生態的提升,兩者均衡調和,然在宜蘭可以看到蓬勃發展的社區營造,卻難以嗅覺藝術的絲絲暖意,反觀地理位置上更處邊緣的花蓮,在現今台灣藝壇的表現上卻更形活躍。該課題應積極由部門提供有效的藝術政策、藝術賢達的努力與進取與社區空間的協助。藝文創作主體上貴在作品本身品質的提升與自我實現,而公民美學的意涵更積極提供個體超越自我的美感價值,與社區結合的藝術創作途徑是現今展演條件拮据的可能選項。今天洋洋灑灑談論了藝術以外的時空議題,主要用意在於使目前在家鄉耕耘的藝文夥伴們能更清楚體認宜蘭在地藝術在整體客觀環境裡的角色位置,作為未來發展創作風格與區域特色的檢驗構架,在北宜高一日生活圈的騈馳下,不只體驗到宜蘭社區的好山好水,同時也看到具宜蘭特質的藝術視野。

發表留言